第二节 地球的物理性质

一、地球的质量和密度

1.地球内部大部分物质的密度,应大于地球的平均密度。

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地球的质量为5.9742×1024 kg。已知地球的体积为1. 08×1012 km3,用地球的质量除以地球的体积,可以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517 g/cm3

但在地表出露的岩石中,测得砂岩、页岩和石灰岩等沉积岩的平均密度为2. 6 g/cm3,花岗岩的密度为2.67 g/cm3,玄武岩的密度为2.95 g/cm3,都远小于地球的平均密度。因而推断,地球内部大部分物质的密度,应大于地球的平均密度。

2.地球的密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大,但密度的增大是不均匀的(下图)。

二、地球的重力

1.概念

地球上某处的重力是该处所受地心引力与地球自转离心力(垂直地面分力)的合力

2.特点

地球表面物体所受的重力随纬度值的增大而增大,即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

3.理论值

如果把地球当作一个表面平坦的均质体,可以从理论上计算出以海平面为基准面的各地重力值,称为理论值,它只与地理纬度有关。

4.重力异常

定义:由于地面起伏、密度不均、成分和结构的差异,实际测量的重力值常与理论值不符,这种现象称为重力异常

分类:实测值经过高度校正和密度校正后,大于理论值的为正异常,表示地下物质密度较大;小于理论值的为负异常,表示地下物质密度较小。

意义:这种异常反映了地球内部物质密度的变化,它是研究地质构造和地球内部物质变化的重要信息。

三、地球的压力

1.定义

地球的压力(内部压力)主要是由上覆地球物质重量所产生的静压力

2.特点

静压力的大小与所处的深度、上覆物质的平均密度及平均重力加速度成正相关。

地球压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但由于物质的密度随深度的增加是一种非线性递增的关系,所以压力与深度呈曲线关系(上图)。

四、地球的温度(按温度变化的特征分

变温层

特点:变温层是地球的表层,主要在地面附近受太阳辐射热影响明显,其中绝大部分又辐射回空中,只有极少一部分透入地下以增高岩石温度。

温度变化:太阳辐射热影响造成温度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年变化日变化速度较快而幅度较小,影响深度为1~1.5 m年变化速度较慢而幅度较大70~-70 oC),影响深度为10~20 m,内陆地区达30~40 m,平均为15 m。因季节的不同,纬度的高低、海陆分布的差异在各地变化的幅度有所不同

恒温层

定义:恒温层是地下温度常年保持不变的层位。

温度:等于当地的年平均气温

深度:恒温层深度为20~30 m,在赤道和两极较浅,在中纬度及内陆区较深。

增稳层

分布:增温层在恒温层之下。

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原因是地内热流影响

地温梯度:通常把地表恒温层以下每向下加深100 m所升高的温度称为地温梯度(也称增温梯度或地热增温率),以oC/100 m为单位。大陆区一般为3 oC/100 m,洋底为4~8 oC/100 m注:这种地温梯度只适用于地下20 km深的范围内。再向下由于压力、密度的影响,温度的增加将越来越缓慢。

地热(温)异常区地温较高的地区称为地热(温)异常区,可用于开发地下热水和热气。

五、地球的磁性

地磁场:地球是一个磁化的球体,其周围存在着磁场,称为地磁场。地磁场近似于一个放置在地心的磁棒所产生的磁偶极子磁场。

磁极:地磁场有两个磁极,磁南极位于地理北极附近,磁北极位于地理南极附近。两个磁极与地理两极位置相近,但并不重合。

磁子午线:地磁南北极在地表的连线称为磁子午线。

磁偏角: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之间的夹角称为磁偏角。

六、地球的弹性和塑性

地球既具有弹性也具有塑性,在不同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表现:在作用速度快、待续时间短的力(如潮汐力)的作用下表现为弹性体;在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的力(如地球旋转力、重力)的作用下则表现为塑性体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物质成分及性质不均一→地球具有圈层结构的特征

一、地球的外部圈层

(一)大气圈

定义

环绕地球的由气态物质组成的圈层称为大气圈。大气圈是因地球引力而聚集在地表周围的气体圈层,是地球最外部的一个圈层。

成分

自然状态下的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氮(体积占比为78%)和氧(体积占比为 21%),此外还有氩、二氧化碳、水汽及微量惰性气体等。

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大气圈中79%的质量集中在地面以上18 km范围内,97%的质量聚集在距地表29 km以内。

随高度的增加,大气组分由分子状态→原子状态→离子状态存在。

分层

自下而上,大气圈可进一步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逸层

上界

地球大气圈的范围在地面以上2000~3000 km,向上逐渐稀薄,无明显上界。

下界

土壤和某些岩石中也含有某些气体,是大气圈的地下部分,其深度一般不超过2 km

(二)水圈

定义

水圈是指由地球表层水体所构成的连续而不规则圈层。

水的作用

水是组成自然界最重要的物质之一,是一切生物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对地球表层环境的形成和改造起到重要的作用。

水的分类(按天然水所处的环境不同)

海洋水:约占水圈总质量的97%,是地球水圈的主体。

陆地水:主要包括地面流水、地下水、湖泊与沼泽及冰川。陆地水占比不足3%

大气水:是指存在于大气圈中的水,它以气态的形式存在。

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随时随地通过相变和运动进行着大规模的交换,实现循环。

(三)生物圈

定义

生物圈是指地球表层由生物及其生命活动的地带所构成的连续圈层,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与大气圈、水圈的关系

它同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表层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交错分布,它们之间没有一条绝对的分界线。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根据地球内部地震波波速和密度的分异划分)

地壳和地幔之间的分界面称为莫霍洛维奇间断面(以下简称莫霍面),地幔和地核之间的分界面称为古登堡面

地球内部圈层

(一)地壳

定义

莫霍面以上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圈层即为地壳,它是固体地球最外层的薄壳。地壳占地球总体积的0.3%,占地球总质量的0. 7%

厚度

横向变化大,厚度各地不一。其中大陆部分较厚,平均约为33 km,最厚可达70~80 km大洋部分厚度较小,平均约6 km

密度

一般为2. 6~2. 9 g/cm3其上部密度较小,向下密度增大

在大陆地区普遍存在一个不连续的次级界面,称为康拉德面(以下简称康氏面)。这个界面把地壳分为上、下两部分(即上地壳和下地壳)。

(二)地幔

定义

莫霍面以下、古登堡面以上的中间部分称为地幔。其深度约在24~2891 km,约占地球总体积的83.4%,占地球总质量的67. 8%,是地球的主体部分

分层

根据地震波的次级不连续面,可将地幔分为上地幔过渡层下地幔,或将过渡层归入上地幔而直接分为上、下地幔

1)上地幔顶部:莫霍面以下深度为24~80 km上地幔顶部层位,为固态,结构与地壳类似,它也是分层的,且横向变化大。

2)软流层地幔上部从地下80 km延伸到220 km左右,被称为软流层或软流圈。软流圈的温度可达700~1300 oC,熔融物质可能仅占1%~10%;熔融物质散布于固态物质之间,大大降低了圈层强度,使软流圈具有较强的塑性或流动性。软流圈物质已接近熔融的临界状态,因此,它可能为岩浆的重要发源地。

3)下地幔:一般认为下地幔也是固态的,密度和压力较大。下地幔的化学成分相当于镁铁的硅酸盐矿物,与上地幔无甚差别,但由于这里压力很大,这些硅酸盐矿物可能形成晶体结构紧密的高密度矿物。

(三)地核

定义

古登堡面以下直至地心的部分称为地核。其体积约占地球总体积的16.3%,质量却占地球总质量的31.4%,地核的密度达9. 90~13. 09 g/cm3

分层

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可将地核进一步分为3层:外核(深度2891~4771 km)、过渡层(深度4771~5150 km)和内核(深度5150~6371 km

根据横波传播情况,推测外核为液态,内核为固态,过渡层则为液体到固体的过渡状态。

化学组成

地球具有主要由内部物质引起的磁场,这说明地球内部一定具有高磁性的铁、镍物质非常集中的某个圈层,而地壳、地幔中均不存在。综合多方面推测,地核最合理的化学组成应包含铁、镍及少量的硅、硫等轻元素